“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落實工作,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為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基礎。
部署了到2020年需要完成的工作
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只部署當年的工作,而今年的一號文件部署了今明兩年“三農”工作,比如:到2020年確,F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階段性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加快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
必須把“四個優先”作為頭等大事
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把優秀干部充實到“三農”戰線,把精銳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堅決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
【記者 張爽】
2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發布。全文共包括8個方面,對脫貧攻堅、鄉村建設、鄉村產業、農村改革等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各項工作進行了部署。
《意見》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黨中央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方面,《意見》提出,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則,強化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補貼政策體系。按照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農民利益、支持農業發展的原則,抓緊研究制定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的意見。調整改進“黃箱”政策,擴大“綠箱”政策使用范圍。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按照擴面增品提標的要求,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和“保險+期貨”試點。探索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實施以獎代補試點。
要打通金融服務“三農”各個環節,建立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普惠性涉農貸款增速總體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推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逐步回歸本源,為本地“三農”服務。研究制定商業銀行“三農”事業部績效考核和激勵的具體辦法。用好差別化準備金率和差異化監管等政策,切實降低“三農”信貸擔保服務門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重點領域特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意見》提出,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包括建立健全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步整合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務中,《意見》指出,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注重發展長效扶貧產業,著力解決產銷脫節、風險保障不足等問題,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筑牢鄉村衛生服務網底,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需求。
《意見》還提出,要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立足國內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科學確定國內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體系,提高國內安全保障能力。將稻谷、小麥作為必保品種,穩定玉米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加快推進糧食安全保障立法進程。